联系我们
- 企业及人才热线:
- 010-86205338(北京)
- 029-68577895(西安)
- 客户邮箱服务:

教你如何识别优秀候选人
发布时间:2016年11月25日
有人将忠诚列为比工作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之首。也有人说,在一家公司,忠诚是你保命的最后一个法宝。
一项涉及全球4000多名白领的调查显示,最终获得升迁的人,往往不是工作能力最出色的员工,而是“冷门选手”——忠诚的人。美国心理专家罗伯茨•希姆的话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现象:“在聪明和忠诚面前,老板的选择永远是后者。”
对企业(或老板)忠诚是敬业精神的一部分,不仅表现为以企业(或老板)为荣,处处维护企业的利益,还表现在企业遭遇困难的时候,对企业(或老板)不离不弃,坚守岗位,抵制得住诱惑,和企业共渡难关。
我的一位师姐是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部门负责人,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,被很多合作客户赏识,曾有公司以100多万的年薪——比她现在薪水高出很多——请她负责一块业务,她都不为所动。
我当时很不理解,谁都知道挖她的公司名扬天下,而且给出的薪水这样诱人,一般人求之不得,为什么师姐选择拒绝?师姐对我说:“我很享受目前的工作,我和现任老板能够互相欣赏。我也曾有一闪念的动摇,但最后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选择。”后来,在师姐部门独立成为子公司的时候,她成为子公司的CEO,在原公司体系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。正如王广元一样,大多数企业对求职者忠诚度的判断都是以任职年限为基准的。
美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罗致恒富(Robert Half)调查发现,10年跳槽不少于五次的员工,更容易遭到雇主拒绝。该调查显示,36%的高层管理人员表示他们非常不看好频繁跳槽的人,还有53%的老板表示他们不太看好频繁跳槽的员工,只有11%的受访者表示不介意员工跳槽的次数。
随着终身雇佣制的逐渐消失、新科技对传统行业的冲击、创业公司的纷纷出现、合伙人制度的兴起,忠诚的观念也受到了挑战。王广元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发现,职场的忠诚度在降低,在一家公司供职不到两三年的人比比皆是。
不同的行业对忠诚度的高低有不同的要求。传统行业制度相对成熟、发展相对稳定,因而忠诚度相对较高。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,年轻人较多、公司之间互相挖人,流动性增大,忠诚度也相对较低。
不同的职位对忠诚度的要求也完全不同。由于高管的工作涉及关键项目和核心业务,企业对他们忠诚度的要求高于对初级职位的要求。
在现代雇佣关系中,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把忠诚放在契约的框架下,即在约定的期限内和义务内,付出阶段性的忠诚。与此同时,一些公司对于人员流动的现象采取开放的态度,认为适当的流动有利于企业形成健康的生态。盖洛普民意调查(Gallup)曾对100万美国员工进行了调查,结果显示,75%的人辞职是因为受不了顶头上司。在这些人眼里,老板和公司是一体的,换工作就是换老板。
这类辞职的起因就像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,“既然你让我不爽,我也犯不上在你这里耗着,那就分开好了。”我身边曾有愤然辞职的朋友这样说,“公司对我不好,凭什么要求我对公司忠诚?”
忠诚是一种承诺关系,涉及到双方。所有的忠诚其实也是一种互动行为,员工的忠诚是对企业对员工态度的一种回应。